改革开放一声惊雷 22岁当生产队长他发誓要让全村人过好日子
沈孝业2岁多丧父,3岁随母改嫁来到了山东省昌乐县平原乡的葛家滩。因为家贫,他只读了不到3年书,早早就辍学,13岁开始在生产队当猪倌,之后从干苦力推小车运土肥到记工员、副队长。这段经历让他很早就开始思索,农村生产队为啥效率低、老百姓为啥穷?他认定生产队和一个大家庭一样,日子过得穷,主要原因是当家人不行。
1978年,改革开放一声惊雷揭开了中国全新的发展篇章,敏锐的沈孝业意识到:改变这一切的机会来了!
“我发誓如果有机会,我就一定把这个家当好,领着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。”1979年,沈孝业被全村选为生产队长,22岁当180多人的家谈何容易。但他凭着对政策的反复研究和理解,大胆改革,大胆创新。他将过去一年种一季红薯,改为一年种一季小麦、一季玉米,解决了村民们吃面、烧柴、牛吃草的问题。他改革集体物资出入库的管理,会计、保管都有帐,谁少了谁负责。他还主导出工记分同工同酬,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干多少活得多少分,避免了争执,调动了大伙儿劳动的积极性。
“只两三年工夫,俺村的平均日工分达到了八毛多,当时其它村一般才两三毛钱。集体和父老乡亲都实现了年年有余粮、余柴、余草,手里还有点零花钱,成为全县人人羡慕的富村。”沈孝业兴奋地回忆。
但在当时,做出了一点成绩的沈孝业并没有飘飘然。他认为,国家政策既然放开了,就不能只守着这一亩三分地。“农业只能解决温饱,只有工业项目才能赚钱。”1986年,沈孝业被调到平原乡经委当副主任,这个职位让他开阔了眼界,也头一回把注意力放到了油漆这个行业上。改革开放10年后,温饱基本解决了,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。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,油漆属于紧缺物资,很多人家只能用桐油调着锅底灰当黑漆刷刷大门。恰巧,那一年沈孝业去唐山做贸易时,到一家油漆厂学习,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能不能做油漆生意呢?看准了方向,说干就干!1987年,沈孝业就自己考察、自己办起了油漆厂。
一场大火烧光多年心血 油漆厂从废墟里站起来创造奇迹
1987年4月,油漆厂的牌子挂出来了,沈孝业任厂长。虽然有了厂子,可要生产出优良产品,谈何容易。缺少资金、缺少设备、缺少技术、缺少人才……油漆的研制可以说举步维艰。
首先一条,没有工人。沈孝业跑回家,动员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厂里当工人干活,又花重金聘请原唐山油漆厂的老专家来作指导。但按老专家的要求,他们连续实验了3、4年,仍未生产出合格的油漆产品。祸不单行,1990年7月,试验生产时的一场大火将沈孝业的油漆厂烧成了废墟。12名员工中,有6人烧伤,沈孝业多次往返火场救人,自己身体烧伤面积达到40%还要多。
从1987年4月建厂到1990年7月失火,可以说是整个乐化发展史上的最低谷、最困难的一段时间,一没资金,二没技术人才,三没管理经验、四没市场。他们进行了上千次试验,搭进去几万元血汗钱,却没有生产出一滴合格的油漆。
最困难的时刻,来自乡党委和乡亲们的关爱,让本已放弃的沈孝业重新站了起来。“如果不继续干下去,拿什么回报父老乡亲?”
幸运的是,失火前的最后一次实验居然成功了!这次实验成功攻克了树脂工艺,意味着油漆生产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。
尚未痊愈,乐化人再次起航。
米兰体育起步阶段的生产车间
1991年,沈孝业得知县内一家油漆厂有套油漆生产设备要转让,对方要价8万。必须抓住这个机会。沈孝业想尽办法贷到了款,买下了这套设备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沈孝业带领乐化人玩了命的干,仅用40天就生产出了合格产品。企业当年盈利十几万元,一举还清了贷款。从此,这家在废墟中站起来的企业开始走上发展正轨。
从500吨到8万吨,乐化仅用了不到6年
1992年底的一个夜晚,在即将降落到广州机场的一架飞机上,沈孝业拉开遮光板,第一次从空中俯视广州的夜空。广州在当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,广州的巨变刷新了一代人的思想。在其他乘客惊叹广州璀璨的夜景的时候,沈孝业看到的是“森林一样密集的高楼”,以及大到无法描述的油漆市场。
飞机上这特别的一次俯视,成为乐化人“大跃进”式发展的源动力。是小富即安还是大刀阔斧?是故步自封还是改革发展?乐化人选择了后者。
“改革开放会让每一座城市都像广州一样密集盖楼,对油漆的需求一定会成倍增长”。迅速增加产能成为乐化人此后六年的主要工作。
米兰体育产品仓库
1992年,他们投资500万元,油漆生产能力由500吨扩大到1万吨;1994年,投资近千万元,油漆生产能力扩大到2.5万吨;1996年,投资2000万元新上2.5万吨高档漆生产线;1997年,投资2000万元新上3万吨乳胶丙烯酸涂料生产线。至此,企业油漆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,从500吨到8万吨,从几十万到几个亿,乐化仅仅用了不到6年,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,那几年的乐化跟“开了挂”一样。而这一切,都和沈孝业在广州上空的惊鸿一瞥紧密相连。
在扩大油漆产能的同时,他们还在1993年投资建成了制桶厂,1995年投资建成了印铁、纸箱生产线,解决了配套材料的供应问题。
“那几年我们的产值几乎每年都在翻番。”回忆起这个发展阶段,乐化现任车间主任吴祥增自豪地说。
也就是在这几年,“乐化油漆 刷新世界”这句广告语传遍齐鲁大地,大江南北。
正直本分写进乐化的血液里,他们用行动书写“厚道鲁商”
1997年,正值乐化事业发展的高峰期,百余名乐化职工却提出了辞职,理由竟然是乐化强制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。回忆起这段经历,现任乐化车间主任吴祥增仍有些唏嘘。
那个时候,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,而乐化董事长沈孝业却早早看明白了到了这一点:“既能解决同工同酬,又能解决养老保障,凡是乐化的员工必须都给交保险。”这是沈孝业在20年前就定下的规矩,为此当年的《工人日报》还专门到厂里做了报道。
国家有规定,乐化就一定按规定执行。哪怕没有强制规定,只要对社会,对员工有利,乐化也会去做。正直、本分,这也是记者在乐化采访期间最深的感触之一。
比如,沈孝业几乎每年都会主动邀请当地税务部门到企业查税。“有人给我支招让我合理避税,我反驳说为什么要避税,交税不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吗?不仅不能避税,还要主动交税,还要主动让人家来查。人家查了,没有问题,我才安心!”沈孝业的话朴实而诚恳。
米兰体育管理层在厂区